【 市卫发〔2015〕9号】西安市卫生局关于印发《西安市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来源:西安市卫生局发布时间:2015-01-13
西规〔2015〕002―卫生局001
各有关单位:
现将《西安市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西安市卫生局
2015年1月13日
西安市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
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西安市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促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陕西省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西安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企事业单位要从事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是指通过开办医疗卫生机构网站、预防保健知识网站或在综合网站设立预防保健类频道、登载医疗保健信息向上网用户提供医疗保健信息的服务活动。
开展远程医疗咨询、视频医学教育等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网站主办单位,按照原卫生部和原陕西省卫生厅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国家对此分别实行许可制度和备案制度。
经营性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活动。
非经营性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无偿提供具有公开、共享性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活动。
第四条 从事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在向陕西省通信管理局申请办理经营许可证或备案手续之前,应当报西安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前置审批手续。
第二章 设 立
第五条 申请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办单位为依法设立的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服务的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社会组织。
(二)具有与提供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设施及相关制度。
(三)网站或者频道有不少于1人的法律专业人员或法律顾问和不少于1人的医疗卫生专业中级职称以上人员;提供性知识宣传的,应当有1名以上副高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第六条 申请提供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中含有性心理、性伦理、性医学、性治疗等性科学研究内容的,除具备第五条规定条件外,还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办单位必须是医疗卫生机构。
(二)具有仅向从事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开放的相关网络技术措施、权限分配制度、系统密码管理制度。
第七条 申请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应当向西安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和申请登记表。申请书和申请登记表由西安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申请登记表内容主要包括:网站(频道)名称、网站类别、服务性质(经营性或者非经营性)、内容分类(普通、性知识、性科研)、网站设置地点、预定开始提供服务日期、主办单位名称、机构性质、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负责人及其身份证号码、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包括机构法人证书或者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复印件(仅医疗机构提供)。
(三) 从事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专业人员名单,3名以上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学历证明及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能够证明与主办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相关资料原件及复印件,网站负责人(必须是主办单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及简历。
(四) 网站域名注册的相关证书证明文件。
(五) 网站栏目设置说明。
(六) 网站对历史发布信息进行备份和查阅的相关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说明。
(七) 提供在线浏览网站上所有栏目、内容的方法及操作说明(含网站栏目设置结构图)。
(八) 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九) 保证医疗保健信息来源科学、准确的管理措施、情况说明及相关证明。
(十) 提供性知识宣传的网站主办单位,应当提供1名相关专业副高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的学历证书、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复印件;能够证明与主办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相关资料原件及复印件。
(十一)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中含有性心理、性伦理、性医学、性治疗等性科学研究内容的,需提供仅向从事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开放的相关网络技术措施。
第八条 从事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网站的中文名称,除与主办单位名称相同的以外,不得以“中国”、“中华”、“全国”、“全省”等冠名,不得仿冒其他网站的名称。
第九条 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的,西安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知申办机构在规定期限内补齐,被通知单位在收到通知5日内补齐材料,逾期未补齐或者所补材料仍不符合要求者,西安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受理。
第十条 初步审查合格后,正式受理申请。西安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材料进行审核,并作出同意或不予同意的审核意见。予以同意的,核发《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发布公告,并向省卫计委备案;不予同意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提供者变更下列事项之一的,应当向西安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填写《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项目变更申请表》,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一)《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中审核同意的项目。
(二)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主办单位的基本项目。
(三) 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基本情况。
第十二条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有效期2年。需要继续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2个月内,向西安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核。通过复核的,核发《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复核时需要提交《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原件及复印件、《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申请表》以及第七条第二项到第十一项所要求的材料。
第三章 医疗保健信息服务
第十三条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内容必须科学、准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保健信息管理的相关规定。
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网站的主办机构应当在网页显著位置公开公示咨询专家的相关资质材料,并对发布的全部信息包括所链接的信息负全部责任。
不得发布含有封建迷信、淫秽内容的信息;不得发布虚假信息;不得发布未经审批的医疗广告;不得从事网上诊断和治疗活动。
非医疗机构不得在互联网上储存和处理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涉及个人资料的信息。
第十四条 从事网上诊断和治疗活动必须遵守原卫生部《关于加强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只能在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之间进行,不得面向个人开展,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网上诊断和治疗活动。
第十五条 发布医疗广告,必须符合《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应当注明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并按照核准的广告成品样件内容登载。
发布的医疗广告信息必须符合审批的范围和时限,不得夸大宣传,逾期必须予以删除,严禁刊登违法广告。
第十六条 开展性知识宣传、医学美容等宣传,必须提供信息内容的来源,并在明显位置标明。信息内容要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审核把关,确保其科学、准确。
不得转载、摘编非法出版物的内容;不得以宣传性知识为名渲染性心理、性伦理、性医学、性治疗等性科学研究的内容;严禁传播淫秽内容。
第十七条 开展性科学研究的医疗保健网站,只能向从事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开放。
严禁以开展性科学研究为名传播淫秽内容。综合性网站的预防保健类频道、栏目不得开展性科学研究内容服务。
第十八条 提供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网站登载的新闻信息,应当符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登载的药品信息应当符合《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第十九条 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应当在其网站主页底部的显著位置标明《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或者《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的编号。
第二十条 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网站,title以及keywords必须为《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所审批的网站名称。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西安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负责对西安市行政区域内主办单位提供的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开展审核工作,对西安市行政区域内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西安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下列内容进行日常监管:
(一) 开办医疗机构类网站,其医疗机构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二) 提供性知识宣传和普通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是否取得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资格,是否超范围提供服务。
(三) 提供性科学研究信息服务的,其主办单位是否具备相应资质,是否违规向非专业人士开放。
(四) 是否利用性知识宣传和性科学研究的名义传播淫秽内容,是否刊载违法广告和禁载广告。
第二十三条 西安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并在网站上设立投诉举报栏目,接受上网用户对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投诉举报。
第二十四条 西安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上网用户投诉举报和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提供者予以改正。
第二十五条 西安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告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和监督管理情况。
第二十六条 未经西安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从事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由西安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报陕西省通信管理局,依法处理。
第二十七条 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网站的主办单位以提交虚假资料等欺骗手段取得《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的,立即予以撤销并通报陕西省通信管理局依法处理。
第二十八条 违反相关规定对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申请作出审核意见的,应当撤销原批准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对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上级机关依法予以处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5年2月25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相关阅读
-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 · 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各医疗机构公益服务活动预告信息报送的通知
-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局令第9号)
-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的通知
-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实施《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 · 酒泉市卫生局关于确定酒泉市艾滋病治疗定点医院和做好医疗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
- · 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的通知
- · 关于印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 · 酒泉市卫生局关于印发《酒泉市2013年消除麻疹工作计划》的通知
- · 酒泉市卫生局转发关于印发《甘肃省农村重特大疾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 ·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 ·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开展北京市2013年医疗机构在用医疗器械监管专项工作的通知
- · 《关于印发广州市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 · 关于实施《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 ·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 绿色生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