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医械外贸保持较大顺差

来源:发布时间:2006-08-17

    长期以来,中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呈现严重的贸易逆差,进口大于出口,但随着近几年来中国医疗器械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和进口医疗器械需求开始放缓,医疗器械进口大于出口的局面已得到根本扭转。据海关统计,2006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达49.91亿美元,同比增长20.94%,其中,出口额为31.68亿美元,同比增长31.35%;进口额为18.23亿美元,同比增长6.30%。总体上看,2006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大顺差,出口增幅高于进口增幅25个百分点,累计顺差额达13.45亿美元。

  从出口产品结构看,中国企业在常规设备、手术器械、按摩器具等中小型产品上具有价格优势,其功能和可靠性与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相当。在高科技医疗设备出口方面,中国一些民营高科技企业近年来发展迅猛,超声波诊断仪、病员监护仪等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许多已获得CE和FDA认证,出口稳步增长。

  上半年,全国共有1.17万家企业经营96种(类)医疗器械,出口到19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该类商品排名前100位企业的出口额占该类商品出口总额的39.39%,集中度较高,出口已成为促进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从整个出口企业的构成看,外资和合资企业是国内医疗器械出口的主力军。2006年中国医疗器械出口前10名的企业是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发美利健康器械¬上海有限公司、力斯顿(苏州)听力技术有限公司、陆逊梯卡华宏(东莞)眼镜有限公司、泰尔茂医疗产品(杭州)有限公司、深圳市宝安外经发展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轻工业品进出口有限公司、瑞声达听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有报道称,目前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2300亿美元,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器械市场是美国、欧盟和日本,其中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器械生产国和消费国,它供应了世界市场40%以上的医疗器械,同时消费了世界37%的医疗器械。美国是中国医疗器械出口的最大市场,日本排第二,德国排第三。

  上半年中国共从77个国家和地区进口了医疗器械,欧洲是医疗器械最大的进口市场,所占比重达35.98%,德国、法国、荷兰、英国、瑞士和爱尔兰等欧洲国家就占了中国医疗器械进口10大贸易伙伴的6席,美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占据另外4席。上半年,中国进口医疗器械金额达到1亿美元的产品有,其他医疗或兽医用X射线应用设备进口了2.0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8.41%;彩色超声波诊断仪进口了1.4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8.29%;X射线断层检查仪进口了1.0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40%。一些传统医疗器械进口产品出现进口增速放缓或下滑,如磁共振成像装置进口金额同比下降了58.83%,病员监护仪进口金额同比下降了4.88%,B型超声波诊断仪进口金额同比下降了29.10%,牙钻机进口金额同比下降了22.46%。

  综观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的出口走势,在保持中小型医疗器械出口的比较优势和竞争能力的同时,一些高科技医疗设备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也在稳步增长,使中国医疗器械在国际市场上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预计下半年进口医疗器械的数量和金额增速将会继续减缓,一些进口医疗器械的价格会有所下降。此外,一些影响出口增长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如人民币继续不断的升值,将直接削弱中国医疗器械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煤、电、油、运供应紧张将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履约能力,贸易保护主义虽不是主流,但贸易摩擦问题日益突出,摩擦的形式日趋多样化,这些都增加了中国医疗器械出口当中的不确定因素。

  鉴于2005年基数较高,也使得2006年中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加大,预计2006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仍有望保持在15%以上的增幅,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将超过8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