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公布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全面推进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来源: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时间:2015-05-05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决定从2015年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通知》规定,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仍暂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实行最高出厂价格和最高零售价格管理外,对其他药品政府定价均予以取消,不再实行最高零售限价管理,按照分类管理原则,通过不同的方式由市场形成价格。其中:(一)医保基金支付的药品,通过制定医保支付标准探索引导药品价格合理形成的机制;(二)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通过建立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谈判机制形成价格;(三)医保目录外的血液制品、国家统一采购的预防免疫药品、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和避孕药具,通过招标采购或谈判形成价格。其他原来实行市场调节价的药品,继续由生产经营者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制定价格。 《通知》强调,推进药品价格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有关部门都要切实履行责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后,要做好与药品采购、医保支付等改革政策的衔接,强化医药费用和价格行为监管。按照“统筹考虑、稳步推进”的要求,《通知》重点从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强化医保控费作用、强化医疗行为和价格行为监管等方面,强化医药费用和价格行为综合监管,以促进建立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引导市场价格合理形成。卫生计生部门要根据药品特性和市场竞争情况,实行分类采购,并调动多方参与积极性,促进市场竞争,合理确定药品采购价格;同时加强医疗机构诊疗行为监管,控制不合理使用药品医疗器械以及过度检查和治疗。医保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做好医保、招标采购政策的衔接配合,促进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主动降低采购价格。价格主管部门要健全价格监测体系,强化药品价格行为监管,对价格欺诈、价格串通和垄断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建立评估机制,密切关注改革后药品价格和医药费用变化情况,对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及时研究提出解决措施;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凝聚各方共识,形成改革合力,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
相关阅读
- · 下月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
-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答问
-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 ·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5〕644号)
- ·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核对和补充有关药品购销价格数据的通知
-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定价药品目录》的通知
-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
- · 国务院有关部门召开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征求意见会
- · 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答记者问
-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在全国开展药品价格专项检查的通知
-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药品市场价格行为监管的通知
- · 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关于开展按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
-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卫生部关于加快实施新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促进医药产业升级有关问题的通知
- · 国家药典委员会关于征集药典及药品标准发展历程有关史料的公告
- · 关于提供药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有关材料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