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医疗器械采购改革将促进行业洗牌

来源:发布时间:2006-08-11

   全面实行集中采购收缴公立医院采购权

    今年7月28日,卫生部宣布将建立“医疗设备技术评估准入制”,计划今明两年实现政府对医疗设备、医用耗材的全面集中招标采购,遏制国内中小医院超标采购昂贵设备。

    目前,受卫生部委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已开始对医疗设备进行阶梯配置选型,以此监控和评估进入医疗机构的设备使用情况。同时卫生部相关负责人称,今后,医疗器械集中采购将按属地化管理原则,由各省、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公立医院必须参加医疗器械集中采购。

    高档医疗设备扎堆竞购

    据了解,此次国家将把医学装备的技术评估选型纳入常规工作,并作为各级公立医院的设备阶梯配置标准,以及各级政府开展医疗器械集中招标采购的依据。

    此次“医疗设备技术评估准入制”的建立,受影响最大的将是高档、高价的进口设备制造商。据悉,全国每年医疗装备市场销售额递增速度达到14%,2003年全国市场销售总额已达548亿元,采购物品大都是CT、核磁共振仪以及伽马刀等设备。其中,GE、西门子、飞利浦等几大跨国巨头基本瓜分了中国医疗设备的高端市场,去年以来这三大巨头在华投资也大幅增加,市场拓展力度也前所未有。

    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从1994年医疗体制改革开始,有条件的医院争相购进大型检查设备,凭借昂贵检查费赚钱。以PET-CT为例,仪器标价3000万元,多数仪器由合作者提供,医院只需提供地盘和品牌。检查一次材料成本约为1800元,但医院收病人1万元。到2005年年底,经济发达的广州、佛山两地方圆不到50公里的范围内,7家医院已经或者即将拥有PET-CT,这一数量比一些发达国家全国的数量总和还多。

    河南省卫生厅统计显示,从2002年到2005年,河南省购置的核磁共振仪数量连年猛增:2002年时仅有51台,到2005年时已达到97台。河南省的其他医疗设备采购也不示弱,CT从2002年的276台迅速增长到2005年的429台。卫生部规划财务司有关负责人透露,国家近年来在医用设备方面的招标采购金额逐年增高,2003年为8亿元,2004年增加到30.73亿元,2005年也超过30亿元,而整个“十一五”期间,国家规划用于购买设备的投资为67.71亿元。

    国产设备商赢得更多商机

    “医疗器械招标采购早就进行,不少二级医院购入超过1万元的手术室设备就得集中招标。”航天长峰市场总监迟跃军告诉记者,只是当时上面并未对医院购置哪一档次设备做出要求,进口设备与国产设备都去竞标,现在国家若采取措施限制中小医疗机构超标购置高档设备,对有价格优势的国产设备来说肯定是一大利好。迟跃军称,仅拿麻醉机市场为例,除去进口设备外,剩下一部分市场由3-4家国内厂商平分,国产麻醉机价格一般从3万-10多万元不等,而进口设备最低价格也得10多万元,最高价格为40多万元。

    “这一政策一旦真正落实,将大幅降低中小医院的采购成本,给国内设备商提供更大市场空间。”东软数字医疗总裁郑全录表示,受进口产品误导高档消费影响,现在有不少医院盲目攀比,不是采购“最适合”自己的设备,而是追求“最好”的。郑全录称,一些小医院买进的高档设备往往只用20%功能,为这个20%功能却付出了50%以上的价格,比如不少县一级医院采购16排CT和1.5超导磁共振,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县市医院,其实这些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根本用不上。据郑全录介绍,目前GE和西门子也介入了中低端CT市场,这两家产品价位被国产设备逼着下拉了25%-30%,东软今年CT产量将达300台,销量有望占到国内20%-30%的市场份额。

    二手设备减缓新产品市场增速

    中国医疗器械协会秘书长李莹称,目前国家还只是给了个框架和方向,至于医院购置设备按怎样的标准购入等具体实施细节,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制度规范,给国产器械厂商带来的新商机还很难看到。

    另外,如果当地政府和中小医院自身从节约资源出发,选用一些大型医院的旧设备,则短时间对国产新设备市场的增长是个抑制。而一旦去年曾经引起强烈反响的“进口翻新设备准入”制度被重新提上政府议事日程,国产厂商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若按区域规划,中小医院低价调换国内大医院二手设备,对国产新设备市场只是短暂利空。”郑全录称,进口翻新设备若准入中国市场,伤害的不仅是国内医疗设备制造商利益,这些国外早就弃用多年的设备往往无法保证售后服务,许多配件都已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