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监局】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 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
来源:国药监局发布时间:2021-08-31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1年第11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两个《办法》),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
医疗器械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21年2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739号国务院令,公布新《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贯彻实施新《条例》,落实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建立更加科学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国家药监局组织对原《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进行修订。
修订过程中,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多次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专题讨论,广泛听取地方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及法律和技术专家等的意见建议。两个《办法》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细化监管制度,鼓励创新发展、强化主体责任,完善监管要求、提高监管科学性,充实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修订后的《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共10章124条,《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共10章125条,修订的重点内容包括:
一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将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拓展性临床试验、附条件批准制度等党中央、国务院文件部署的改革成果吸收固化。总结近年来鼓励医疗器械创新、促进临床急需医疗器械产品上市的经验,增设特殊注册程序专章,规定创新产品注册程序、优先注册程序;总结近年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开展医疗器械应急审批工作的经验,规定应急注册程序,明确了各程序的纳入范围、支持政策等。
二是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明确国家药监局、技术机构、省级药监局的职责,落实各级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明确延伸检查要求,完善临床试验风险控制以及临床试验现场检查相关规定,建立责任约谈制度。同时,强化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主体责任落实,要求加强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对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中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依法承担责任。
三是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简化境外上市证明文件、检验报告等注册备案资料要求,对于未在境外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不再需要提交境外上市证明文件,鼓励创新产品尽快在我国上市;调整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检验报告要求,明确注册申请人可以提交自检报告。
四是优化科学高效的审评审批程序。调整了医疗器械临床评价的相关要求,明确免于提交临床评价资料的情形以及临床试验审批默示许可的要求。落实医疗器械注册备案管理各环节责任,强化医疗器械注册受理、审评、体系核查等各环节的衔接,着力提高医疗器械注册备案工作效率。
相关阅读
- · 关于执行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 · 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审评沟通交流管理办法(试行)的通告(2017年第19号)
- · 总局关于发布药品注册审评专家咨询委员会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2017年第27号)
- · 《甘肃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办法》出台,7月1日起实施
- · 各省医疗器械许可备案相关信息(截至2021年3月31日)
- ·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
-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药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收费标准的公告(2015年第53号)
- · 国家药监局关于批准注册117个医疗器械产品的公告(2021年1月)(2021年 第26号)
- · 部分药品行政审批事项审批程序调整!5月1日起施行
- · 2021年3月进口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信息
- · 总局发布关于实施《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
- ·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数据递交要求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1年第91号)
- · 2016年8月总局批准注册医疗器械产品目录
- · 2016年6月总局批准149个注册医疗器械产品
- · 湖南省“两票制”文件发布 10月起全面实施
- · 关于启用医疗器械注册管理信息系统备案子系统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