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制约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来源:发布时间:2006-04-25

    近年来,展会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专业化,口腔、检验、放射、医用耗材、医院装备等医疗器械的分支纷纷独立出来,也都开办了专门的展会。但只要仔细分析这几年来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变化,不难发现,近两年的医械展会实际上已成为展商和代理商每年两次的“见面例会”,真正来自于医院的设备采购人员越来越少。

    自2005年春季会开始,以医疗器械界巨头飞利浦医疗为代表的大型外企纷纷开始撤出展会,用他们的话说是“现在参加这样的展会劳民伤财”。他们已将注意力集中到专业学术展会,直接面对医生。这样的转变在其他公司也有蔓延之势。

    医院生存压力加大?

    当市场行为已不足以控制市场局面时,政府部门出面干预无可厚非。近几个月来,管理部门连续对大型医疗器械检查费以及高值耗材的价格出手干预引起了广泛关注。

    广州一位骨科医生分析说,大型医疗器械检查费的限价跟一次性医用耗材和植入型医疗器械不一样,因为CT、MRI等大型医疗设备都是按操作次数收费,“如果对单次收费进行限价的话,医院将损失很大一部分利润”。由于国家对医院的投入不足,许多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都是向银行贷款购买的,医院要面临很大的还贷压力。医院甚至可能会出于经济原因,延长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期限。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谁来保证医疗服务质量不会下降?

    还有医院负责人向媒体表示:“限价公告真的实施后,整个流通环节的利润将被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可能导致医院的购进渠道减少,或者产品质量下降。换句话说,医院可能以降低医疗质量来缓冲经济损失,这样一来,最终受到损害的依然是消费者。” 

    业内人士也担心,无论是对大型设备检查费的调整,还是对高值耗材的限价,共同的结果是医院的生存压力加大,必须动脑筋弥补经济损失,这又从医院作为使用者的角度上加剧了医疗器械市场的饱和态势。

    医院设备真过剩了?

    无论是已经进入国内还是打算进的国外商家,无不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他们的理论相当简单:中国有13亿人口,这个市场大得让人不敢相信。如果按上世纪80年代日本医院的标准配置,即1张床位为80万元人民币的水平计算,中国医疗市场的容量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还有人举例说明,美国每家大中型医院基本上都有2~3台CT,而我国大部分医院只有1台,市场空间极大。

    但几乎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目前我国国民人均GDP产值仅有1000美元,而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人均GDP已超过了1万美元,而当前美国人均GDP在3万美元以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远景规划是在本世纪中,即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就是现在韩国等国的水平。显然,人均GDP1000美元的市场容量和人均GDP1万美元的市场容量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现在,我国真正急需购置医疗设备的广大中小医疗机构却因资金不足,可能连许多简单设备都没有。这些医院由于设备不足,病人支付力有限,导致病人转向大型医院,医护人才不断流失。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大城市的医院分布集中,甚至在不到2公里的范围内配置有5台核磁、10台CT,不少设备利用率不足50%。这种两极现象反映出的是我国医疗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合理。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医院的装备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不是每家医院都多了,也不是所有医院设备都严重不足;应该购置设备的医院无力进行,设备齐全的医院使用率不高。 

    绝对不是所有产品都能挣大钱。技术含量低的品种市场空间已不大,开拓起来十分困难。技术含量较高的国产品种也不妨尝试走出去,这样的产品在竞争中有价格优势。

    在任何行业中研发都被认为是发展的主要支柱,尤其像医疗器械这样一个依赖于技术的行业。在成熟的医疗器械市场上,企业每年都要从收入中拿出较大的比例用于发展创新性技术。新产品是医疗器械行业获利的源泉,研发方面的投入对于公司未来的销售利润有着决定性作用。总之,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空间仍旧很大,是个诱人的大蛋糕,但也不是今天或明天就能轻松分而食之的。对此,业内人士应有充分的认识,毕竟时间、机会和耐心适用于所有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