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会议】医疗器械并购潮:本土与外企大融合

来源:健康点发布时间:2016-09-26

9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北京联合召开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这是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后为落实中央精神,加快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的第一次部委联席会议,因此被认为具有强烈的政策信号。

与药企“强者恒强”的态势不同。医疗器械的产品周期短。小公司虽然没有能力和大公司在销售和研发领域正面“硬刚”,但是他们更容易对市场做出迅速反应,可以专注某一领域或某一技术,研发效率更高,更容易开发出最适用的前沿产品。而大公司为巩固市场地位,以扩充产品线、扩大市场份额或者变相消灭潜在竞争者为目的的持续并购,成为了医疗器械企业赖以生存的永恒模式。国泰君安的研究报告认为,医疗器械是技术驱动的行业,龙头公司侧重市场端,研发方面“船大难掉头”,需保护自己的地位,避免被中小型创新公司颠覆,并购是打破产品技术分割的直接手段。高度“碎片化”的市场天花板效应明显,企业需要不断尝试涉足新领域。

行业的持续火爆,让中国资本“买买买”的手伸向了境外。近日在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举办的中国医疗器械高峰论坛上,鱼跃科技集团常务副总裁陈坚表示,“这几年国内医疗器械的并购,特别是在前期投资方面,对我们做实业出身的人来说,我觉得价格贵的比较离谱,国外很多公司和技术的固执,我觉得相对来说比中国的器械行业来说,估值甚至更合理。”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收购兼并有多火爆,普华永道今年六月份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并购回顾与展望》报告中可以一窥全豹。2015年中国市场共发生了81起医疗器械并购交易(不包括海外并购), 比2014年的69起上升了17%。其中57起交易来自本土战略买家,其后是风险投资交易(12起)、私募股权交易(7起)和国外战略买家 (5起)。在交易价值方面,超过16起交易的价值在5000万美元以上,平均交易价值达到5600万美元,这一数字比2014 年高出83%之多,交易总价值为39亿美元,较上年上升了156%。

中国的企业正在走出去,外资企业正在沉下来,传统意义上本土公司跟外企隔开的那条楚河汉界,正在越来越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