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全球生物医疗器材前景分析

来源:发布时间:2003-08-22

根据美国MX杂志搜集了去年底和今年初几家市场预测和顾问公司对生物医疗器材产业的分析,报道摘要如下:

1.心脏病相关器材:

  该报告对于部分正在开发包覆药物的支架(stent)持有高度期望。在2001年11月举行的Robertson Stephens年度医疗会议中,一群由医师组成的小组强调,如果这项器材能够获得保健给付,那么使用它来治疗心血管相关疾病就会比较普及。报告指出,由于可植入式心血管去颤器(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s)和治疗充血性的心脏衰竭器材将相继问世,因此开发此类器材的公司在今年的营收和股价表现都将呈现上涨的局面。不过,这类公司的成长将会是缓慢而局部,而非立即显现的。

2.临床标准:

  恐怖事件显然影响了医学机构所发表的报告,该报告重申个别医疗机构之间分享临床信息的重要性,以及所能为公众所带来的最大利益。为了谋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此类信息应该在某种程度上以计算机化的决策支持形式呈现在公共医疗、实证医学和其它临床研究领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一些标准制定如HL7是格外重要的,许多大型医疗组织和政府机构都正在发展能够分享更多临床资料的策略,该报告建议相关业者应遵循并参与这些标准的制定及发展,并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迎接改变中的趋势。

3.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领域仍然是2000年体外诊断试剂的210亿美元市场中,成长最迅速的领域之一,美国的糖尿病人口将近1,600万人,其中有80万新的案例被诊断出来,还有20万个死亡案例。据估计,糖尿病人口的成长速度约为一般人口成长速度的两倍。主要原因包括不健康的生活型态、过度肥胖、人口老化、儿童和少数族群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比例以10%至12%的比例增加,以及须仰赖胰岛素注射以控制血糖的使用人口正在上升等因素。据估计,美国市场今年将可增长15%,达到26亿美元;而全球市场将可增长12%,达到40亿美元,到2004年则将达到60亿美元的规模。

4.其它医疗服务兴起:

  在过去几十年,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机构已有很大一部分从正统的医疗院所转移到另类(alternative)医疗机构中,这项转变预估在未来几十年仍将持续发生,主要原因是技术的进步、传统医疗院所面临的成本压力、保险给付方式改变,以及医生和消费者的需求所致。这些因素反应在老年人口和稳定的给付环境中,将使得另类医疗在未来几年大行其道。

5.内视镜器材市场:

  2001年美国的内视镜器材市场约9.9330亿美元,较2000年增加了5%;预估到2006年将达到12.4亿美元,在2002年至2006年期间的年复合成长率为4.4%。其中一些相关的周边和辅助器材将呈现增长状况,而比较成熟的产品如内视镜本身,则因像肥胖和脊椎等新兴手术的出现,将呈现适度的增长。

6.生命科学耗材市场:

  试剂和其它耗材既是基础工具,扮演了可循环的营收来源,可带来高利润,又无须透过昂贵的采购程序,在整合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本报告中描述了驱动耗材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

7.分子诊断器材:
  
  虽然分子检测在鉴定传染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方面的重要性已被认定,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临床和经济价值,医疗保险公司对于提供此类服务还是相当犹豫。本书作者指出,美国分子诊断市场在2000年的规模为13亿美元,预计到2007年将达到42亿美元。许多临床实验室已经将分子诊断产品组合到其服务项目中,包括诊断传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癌症及协助法院进行检测等。不过,保险给付的不确定性将使得昂贵的分子诊断过程之普及化受到影响。要确保此一产业的成长,制造商和测试业者必须进行相关研究,证明分子诊断由于可以早期诊断,因此其耗费的成本比治疗来得少。

8.整形外科相关器材:

  全球市场规模高达120亿美元的整形外科产业仍然是医疗技术中成长最快而且最有利润的一块。本书作者预估,整形外科的相关器材到2004年间将以每年11%至12%的速度增长。其中脊椎市场约占18亿美元,由于病患人数增加、每个手术过程所使用的硬设备增加,以及强调骨骼成长的整形生物相关产品增加,脊椎市场到2004年间将以每年25%的高增长率成长。

9.欧洲血管器材市场:

  欧洲的周边血管器材市场是由周边的血管支架、血管修复气球导管、AAA支架移植物(stent--grafts)、外科移植物以及在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辅助器材所组成。2001年此一市场的营收超过1.7亿美元,使得它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由于周边血管支架和AAA支架移植物的快速成长,在2002年至2006年间将可达到13亿美元。在2002年至2006年,德国的周边血管市场将占有整体欧洲营收的最大部分,高达37%,其次为法国、意大利和英国。

  虽然这些报告都对未来几年医疗市场的各个领域提出了高度的成长预估,不过提醒读者必须留意这些预期是否过度乐观。

 

                                                   摘自《美迪医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