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S应用医疗胶片该下岗了

来源:发布时间:2006-04-24

    近年来,骨折患者拿到的X光胶片已经逐渐被数字化的医学影像所取代,这一变化不仅意味着医疗影像载体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数字化的图像技术为更好进行病情分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自古以来,“望、闻、问、切”是大夫获取患者疾病信息的四条重要途径,这其中,“望”被排在了首要的位置,因为医生治疗疾病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不能直观地了解到病人的病情。

  因此,X光、B超、核磁共振、CT等检测技术相继被发明出来,并得到广泛临床应用,为医生对很多疾病的监测、治疗提供了直观的图像支持。

  近10年来,医疗图像系统中的许多的图像采集设备,如CT机、X光机、核磁共振等设备开始逐渐采用数字化图像输出,取代传统的胶片,这一行业也开始从胶片时代过渡到数字化时代。

  4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日本横滨的Pacifico展览馆,参观了横滨国际医疗影像展2006现场。该展会是全球知名的医疗影像展览会之一,自从1988年创办以来,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来自全球的医疗影像厂商前来参展。2006年的参展商数量超过了300家,该展会也成为了众多医院放射科专家聚会的场所。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展览覆盖了整个医疗影像全过程的相关产品,包括:图像采集、数据传输/保存、数据处理分析、视频图像输出、介质输出等几部分。

  采集设备全面数字化

  在展会的最里侧是几家大型医疗成像设备商的展区,包括GE、西门子、飞利浦、东芝等,他们展出了自己最新数字化医疗图像设备,包括CT、全身用X光机、乳腺专用X光机、核磁共振设备、B超等。

  同行的一位医院放射科的大夫告诉记者,这些数字化的设备将能够为医生的正确诊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帮助患者更早地发现病情,以便提前进行治疗。

  例如GE在展区中展示的高速CT设备,不但体积更加小巧,而且扫描的速度更高,能够针对心脏等活动器官进行高速的拍摄,使拍摄的画面更加清晰。

  在现场,日立、飞利浦、GE公司还展示了最新的小型化PET-CT设备(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

  据了解,单纯CT扫描图像有良好空间分辨率,但不能反映功能异常,单纯PET扫描可进行功能成像,但图像空间分辨率差,CT-PET扫描融合了两者的优势,病人同一体位一次扫描可完成两种成像,并实时将CT和PET两种图像融合,达到CT解剖成像和PET功能成像的统一。这类设备对于肿瘤检查、心血管和精神神经疾病的诊断能够起到更加准确的效果。

  一些厂商还推出了更为人性化的医疗影像解决方案,例如带有屏幕的可移动式设备,带有4个显示屏幕的检测床、局部专用X光机等,它们也都是能够支持数字化输出的医疗影像设备。

  记者在翻阅展会的厂商展示名录时也发现,在所展示的产品列表中,“Digital”这个词语很高频率地出现在了名录中,特别是前端的检测设备,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已经是基于数字化输出的。

  一位医疗图像行业的专家告诉记者,现在国内一些医院也已经采用了这些数字化的医疗图像设备,但是受制于成本方面的因素,国内医疗影像数字化的应用和发展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仍有差距。

  软件市场逐渐兴起

  数字化的图像也让医疗影像软件产业得以发展。

  “以前的胶片图像,不能放大、缩小,也就无从谈起图像的分析和利用了,现在使用数字化影像,可以帮助医生对病情进行更多地分析,这也是我们推出此类软件的原因。”一家医疗影像分析系统厂商的服务人员告诉记者。

  在展会中,记者看到了多家软件系统厂商的展台,他们专门为医院提供数字化图像的分析系统,这其中还包括图像的管理、传输、保存等。

  GOODMAN公司便是一家提供图像解析软件的厂商,记者在厂商的演示中看到,它推出的MRI-MASS软件可以根据核磁共振产生的图像对病人的心脏机能进行分析,并生成分析图表,帮助医生进行决策。

  另一款QCU-CMS软件则能够提供血管内图像的分析功能,可以在放射图片旁边直接显示出对图片进行分析的曲线图。

  另外一家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则能够根据放射图像,将病人的骨、肉、血管进行分离显示,并配合不同的颜色和显示效果。这样,不但能够构建病人的器官模型,而且还能让医生直观地看出血管、骨骼、脏器等实际信息。

  展会中还有很多软件企业是专门生产PACS(医疗影像系统)的厂商,例如Infinet-Web公司提供的基于Web的PACS系统让使用者能够通过浏览器,更方便地读取所需要的图像资料。

  医生只需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然后就可以通过浏览器来查看患者所拍摄的医疗影像,并且能够实现放大、缩小、历史画面比较等功能。

  胶片渐冷液晶浅热

  数字化产品的大行其道让胶片以及相关产品的市场严重萎缩,图像输出已经被液晶显示器和数字打印机和冲印机所取代。记者在展会现场也看到了几家厂商在展示胶片和阅读X光片、CT片的阅读灯等设备,但是参观产品的人非常少。

  该厂商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数字化影像的发展让这些产品的市场逐渐萎缩,虽然还有一些小医院在用,但是也许会有一天这些东西会被完全取代。

  记者发现,几乎所有展区都有多台液晶显示器在展示X光片、CT片等图像,记者也在展会中发现了日本最大的医疗显示器供应商EIZO的展台,作为医疗图像显示终端设备的提供商,它为参观者展示了自己全线的医疗用液晶显示器产品,包括从1M~5M像素的高分辨率黑白液晶显示器和1M~3M像素的彩色显示器。

  也许许多读者并不了解,为什么医疗行业需要用到专用的液晶显示器?一般的液晶显示器难道不能胜任这样的工作么?

  医用液晶显示器的差别同一般家用和办公室所使用的显示器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因为这是医生用来诊断病情的惟一窗口,必须要保证所有图像信息的准确、清晰,因此对显示器的显示画质、显示品质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这其中包括分辨率、灰度等级等。

  举例而言,在一般显示器上能够满屏幕浏览的画面,在医疗用高分辨率液晶显示器当中显示,就变成了只需一只手就可以完全遮挡住的小画面。

  一般的液晶显示器并无法满足医疗图像的显示要求,无论是在色彩还是灰度等级方面均无法准确、真实还原CT机或者X光机等设备采集到的图像。

  放射科医生曾经告诉记者,有病变的一张医疗图片如果拿到普通液晶显示器上去看,很可能它就是正常的。因为大夫对病灶进行诊断是根据图像的颜色、细节来下结论,但如果色彩发现扭曲,或者分辨率无法放大到所需的程度,根本无法发现病灶,极容易造成误诊。

  例如在诊断乳腺疾病的时候,诊断的依据完全是一些微小的细节,如果无法正常显示,一定会造成误诊,这也是为什么诊断乳腺疾病必须要使用5M分辨的液晶显示器才可以。

  如此高端的显示器生产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医疗用户需要分辨率和灰度达到胶片的级别,因此这些液晶显示器要使用特别的夜景面板,而且在产品组装完毕后,还需要较长时间的校准才可以交付给用户使用。

  记者在EIZO的日本工厂中看到,两台液晶显示器组成的一套显示屏幕在经过了电子摄像头的校准之后,还要送到暗室中由工作人员借助肉眼进行进一步的校准,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两台显示器所显示的画质完全一致,保证医生诊断的准确性。

  如此的细节在制造这些专用显示器的流程中还有很多,相比一天能够生产几百台普通液晶显示器的流水线,这些医疗专用液晶显示器的生产周期要长很多。

  EIZO医疗显示器海外营销总经理Honda告诉记者,虽然各地区的医疗影像设备应用水平略有区别,但是医疗影像的胶片时代会消失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也许在未来的一两年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记者在展会中看到的情况也更加证明了Honda的话,展出的医疗影像设备已经基本都能够支持电子化阅读,而且记者在国内一些医院采访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

  国内许多医院的医疗设备已经具备了电子化输出的能力,需要解决的就是“最后一公里”的图像显示问题和用户的习惯问题。